根据菊粉酶在微生物体内主要分布于细胞内、细胞壁和细胞外,分别称为胞内酶、胞壁结合酶和胞外酶,它们的比例主要受菌种、碳源、温度和pH的影响(Ettalibi等,1990):l)随着温度的升高胞外酶比例下降,而其他两种酶比例上升;2)以菊粉或蔗糖为碳源培养微生物时,前者胞外酶比例高于后者,其他两种酶则相反;3)胞外酶主要由真菌合成,细胞壁结合酶主要产自酵母;4)适当的pH使细胞壁通透性增大,提高了胸外酶比例,其他两种酶比例下降。
根据作用底物方式的不同,或者说根据菊粉酶酶切果聚糖链方式分为内切酶(EC3.2.1.7)和外切酶(EC3.2.1.80)。通常用I/S的大小来区分内切型菊粉酶和外切型菊粉酶,I是以菊粉作底物时的酶活,S是以蔗糖作底物时的酶活。一般认为外切菊粉酶的I/S值比内切菊粉酶的US低。内切菊粉酶水解菊粉可以得到高纯度低聚果糖,常由真菌分离出来。外切菊粉酶在胞内、胞壁、胞外都有分布,它水解菊粉可以得到高纯度果糖。
根据来源菊粉酶可以分为微生物菊粉酶和植
。